学生天地

【环境·心理杂谈】品红楼群芳舞文采,弄笔墨双艳称绝唱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----分享好书《红楼十二钗评传》
红楼大梦,不过幻境一梦。真真假假,虚虚实实,若连贾府的兴衰都是虚,有什么是实呢?唯有红楼儿女们的才情是真,是实。绣口一吐,便道尽情生。贾府一方困住了她们的身,却无法困住她们的心,只能以笔作舞,让心声在纸上翻飞……然而百年之后,一位叫曹立波的学者,让这些飞扬的情思定格在一刻,永远镌刻在一本书里。这本书,就是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好书---《红楼十二钗评传》。
《红楼十二钗评传》是一本从体例和内容上有较多创新的红学著作。作者从《红楼梦》的一百二十回文本出发,在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,结合清代的批语和今人的研究成果,围绕《红楼梦》中的正副十二钗等人物,运用传记体的叙事手法,附以古诗词意境的营造,以从容、平和的心态,深入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身份、才、情、貌以及命运结局。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,主要是因为书中对十二钗的诗词评价非常细致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下面我将从书中对湘云,宝钗,黛玉三钗的传评,把诗词之美分享给大家。
芍药梦中醉湘云
都知湘云联诗,酒令尤为突出。这是个豪爽不羁,活波可爱的姑娘,可作起诗来却是别样的清秀新奇,她的诗词是众多女儿中我最欣赏的。经曹立波女士之描绘,她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了起来。且看,“蘅芷阶通萝薜门,也宜墙角也宜盆。花因喜洁难寻偶,人为悲秋易断魂。玉烛滴干风里泪,晶帘隔破月中痕。幽情欲向嫦娥诉,无奈虚廊夜色昏”。其“玉烛滴干风里泪,晶帘隔破月中痕”。将玉烛拟人化,在风中“滴干风里泪”那晶帘仿佛一把利刃“隔破月中痕”多巧妙的比喻,多奇特的构思啊!再来看看书中评:湘云的诗作于“风流”“含蓄”之外,多了一种随和旷达,如“也宜墙角也宜盆”,同时也不乏孤寂与感伤,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钗黛的“兼美”。对于美,我们有时只会感觉,感叹,而此书会将这种感觉专业化,细腻化,不由让读者叹:啊!是这样!
心不得终簪埋雪
宝钗的词风多变,她可将情融入题,且尽显文采,尤其是当日一首"螃蟹诗",又堪称绝唱。曹学者将宝钗用一句诗来概括"梨花一枝春带雨"细细品味,慢慢思考,恰有此意。梨花清冷之美,书中:其实"冷"有时是出于叙事上的需要,冷静的思考和高超的见地往往是作者赋予宝钗形象的重要使命。我喜欢曹女士的一点,就是在感性的同时兼备理性,在渲染的过程中穿插分析。有时,要跳出固有对角色的见解,如对宝钗"冷"的见解。书中又说:她服用的药叫冷香丸,她姓氏的谐音也是寒冷的"雪",作者把她称为"山中高士晶莹雪"。但若从叙事角度而言,宝钗的冷,也可以理解成为冷眼旁观。观察之细致,思维之联系紧密,都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。
万世洒泪苦绛珠
一切景语皆情语,想必情语太多了,那么多景,也不够她来借语的。愿奴胁下生双翼,随花飞到天尽头。我今日葬花别人笑我痴傻,他年,我便也亡,花便也落...这才是一首用悲,用愁,用孤,用伤融合成的绝唱。又是用泪与神写出的诗,又是真情与灵魂的写照,她将文采与心情格律一并谱写,绘成一幅闻之落泪的女儿图。
 红楼梦,不过大梦一场,就让我们走进红楼,再走进《红楼十二钗评传》,在美中徜徉,在笔墨中重拾芬芳,在不经意处,在心被触动时,自觉神清气爽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撰稿人:张丝艺